您的位置: > 比特币行情> 正文

打印本文             

文  | 徐晴 丁文捷

编辑 | 赵磊

运营 | 月弥

来源:每日人物

在元宇宙链游这个圈子里,有人常说,搏一搏,单车变摩托。阿成拿着50万美金入场,很快涨到300万美金。他跟一个朋友聊天,对方发来一张表情包,一男一女两个卡通小人坐在一起,女生问,你在做什么?男生答,元宇宙链游。接着女生跪在地上,要立刻嫁给男生,跟元宇宙链游里的财富增长一样,毫无逻辑,让人无法理解。

元宇宙,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一个词能有如此的煽动性和号召力,让天才激动,让疯子癫狂,它预示的未来充满机遇和想象,热潮汹涌下,创业者跑步入场,投资人宿夜难寐,大厂争相注册商标,普通人开始造梗、狂欢,谁都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新风口。

狂热之下,从巨头公司到普通人,都在参与这场盲人摸象的游戏,元宇宙也成了一面照妖镜,镜中不乏聪明的人,也有不少蠢和坏——至少现在,元宇宙仍是个遥不可及的概念,那些因为元宇宙而狂热的人,终将面临潮水退却时的尴尬。

狂热与狂欢

电话另一边的男声十分亢奋,甚至可以说是激昂。他似乎把这次通话看作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够帮他宣传他那“一万条关于元宇宙的商机”。

他一条一条数着,“咱们可以做虚拟偶像,办虚拟演唱会,或者用虚拟主播直播带货,还有虚拟宠物、虚拟地产、虚拟办公……”总结下来,就是在所有传统行业的前面加上“虚拟”二字。似乎知道这种做法比较简单,他又郑重强调,做这方面内容的人很多,但在数量上远远逊色于他,“要说梳理出几万条出来的话,肯定我是第一个”。

男人姓叶,自称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15年。他的公司主要关注电子商务,从前做to B的生意,把八九千元一份的研究报告卖给企业。被问及老本行时,他不太愿意承认做得困难、没做出什么名堂,只是当元宇宙的概念骤然火热,他立刻作出决策,要抓住元宇宙风口,跨进短视频的新赛道重新创业。

他觉得大部分人都不懂元宇宙,“其实看的云里雾里”,因此要把这个名词简单化,“用大白话告诉他们”。他把商机做成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发布在小红书、抖音、百家号、快手以及B站。在他的计划里,账号做起来了,有了流量,他就做知识付费。毕竟,“商机只是一个机会,真正要怎么赚钱,大众并不知道”,他要继续用“大白话”讲具体的做法,跟用户“共赢”:一条商机只卖一块钱,用户赚了,自己也赚了。

公司转型迅速,抖音的第一条视频发布于11月20日,短短一周之后就累计了一万粉丝。只是其中一条视频不慎出现了阿里云的logo,被官方封禁了三天。叶先生感慨,元宇宙创业亦有风险。小红书平台也不逊色,十几天积累了五千粉丝,点赞与收藏六千多次。但另外几个平台反响平平,他分析,是因为小红书和抖音的商业气息更浓厚。

叶先生确信,元宇宙里蕴藏着巨大机遇,能带领人们通往美好的未来,或者至少能带他赚钱。

一个例证是,他的电话快被打爆了,全都是“元宇宙”相关的公司。一家公司主营虚拟偶像业务,在晚上十一点联系他——“你知道为什么这么晚还在给我打电话吗?因为打不进来,一直在排队。”一位“微软的技术人员”看到他的视频很受启发,想要在日后合作一些技术服务。还有一位“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供应链的终身教授”来洽谈合作事宜。

当每日人物先后三次问他“研究供应链跟元宇宙是什么关系”时,叶先生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第一次他信誓旦旦,“万物皆可元宇宙嘛,肯定是有关系,现在全球经济最大的问题不就是供应链的问题?”第二次改口,“元宇宙现在主要还是在设备端,它可能属于不是特别大的关系”。第三次,他的语气有点虚了,“教授会在大学整合一些资源……比如很多经济学教授、金融学教授”,供应链变成了人脉链。

他并不在意没能把供应链跟元宇宙的关系讲清楚,直接岔开话题,说做这些商机相当于一个切口,能让他逐渐深入到行业里去,“短短这么几天我就接触了行业内各种各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都能接触到了”。但一番描述后,“各种各样的人”原来只包括上述两个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排队打电话的。

事实上,让叶先生心潮澎拜的“元宇宙”是个舶来词。今年3月,海外的一家游戏公司Roblox在招股书中宣称,“我们不是游戏公司,我们是个元宇宙公司”,到纽交所上市时,首日市值就超过了380亿美金。10月末,Facebook改名为Meta,宣布未来五年“all in”元宇宙。国内关于元宇宙的讨论本就持续了一段时间,这下子,水直接沸腾了。

狂热的信徒越来越多。在小红书搜索“元宇宙”,相关笔记超过了两万篇。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在看过一份元宇宙研究报告后产生了强烈兴趣,转身在小红书上科普什么是“元宇宙营销”,一篇笔记获得了两百多次点赞。

跟每日人物聊起元宇宙,她俨然一个行家,在长达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滔滔不绝,让人难以插话。她说那份报告来自MMA,但说不上来MMA是什么。她终于停顿下来,三分钟后,每日人物通过搜索告诉她,MMA是全球性非营利组织无线营销联盟(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她“哦”了两声,草草结束对话。

多个平台上,“虚拟网红”们已经开始了营业。他们有像同一条流水线上打造出来的相似的脸,区别只在于发色和名字——Gina和Luna是灰色头发,imma是粉色,icoco是蓝紫色,饱和度一个比一个高。到了元宇宙的新世界里,他们仍然做着网红们的日常:探店、美食、下午茶,发标准姿势的照片。

可能是觉得现实世界太无聊了,为了更快到达元宇宙,更奇幻的事情接连发生。

11月中旬,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仪式在吴家峪门票站举行,两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孩儿抱着红色绸缎,站在新门牌“元宇宙”字样的两侧,一群人举起手机,对着她们拍短视频。在这一刻,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过去与未来,通过元宇宙勾连到了一起。面对质疑,之后,景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研究元宇宙是认真的,目的是为游客探索出更好的旅游体验”。

元宇宙这个筐,快被骗子撑破了

▲全国首个景区元宇宙研究中心落户张家界。图 /视觉中国

紧随张家界的步伐,大唐不夜城所属的公司宣布筹备“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项目《大唐·开元》”。在不倒翁女孩之后,它终于找到了第二个流量密码。

最近几个月,商标局异常忙碌。那些互联网、汽车、服饰企业申请过“阿里元宇宙”“淘宝元宇宙”“钉钉元宇宙”“海澜之家元宇宙”“蔚来元宇宙”。元宇宙相关商标被申请了两千多次,留给后来者的词汇没几个,只能别出心裁。一家河南的公司退而求其次,申请“原生宇宙”商标,靠谐音关联上元宇宙。

因为这一切的荒诞,“元宇宙”这个词汇带上了一丝调侃与讽刺色彩。人们拒绝认真讨论,直接把它拿来解构、造梗。一位对元宇宙深感疑惑的广告人说自己在看《西游记后传》时被“点化”,剧里的如来说“世间万物皆是虚空”,一条弹幕缓缓飘过:“这就是元宇宙。”

炒作与赚钱

有人相信元宇宙,相信的不是飘渺的未来,而是伸手可以把握的现在。

叶先生想做知识付费已经有点晚了,早在他转型之前,有人已经赚到了第一桶金。在罗振宇的得到APP上,一门名为《元宇宙6讲》的网课售价29.9元,总时长一个小时。从10月下旬上线至今,已有超过4万人购买。

就读于南方某高校的大三女孩小蕊买了课。她的专业是英语,跟元宇宙关联不大,但她觉得两者并不冲突,了解元宇宙是在给未来铺路。她举例说,“马云搞阿里巴巴之前,他也不是专门学计算机的。”但这短短一个小时的课,她既没有听完,也没听明白,她跟马云最大的共同点是,两人都是英语专业的。

另一门小鹅通平台上的直播课《元宇宙第一课》也十分火爆。主讲人叫易欢欢,有多个头衔,比如“全球第一套《元宇宙》丛书作者”“多家千亿公司的顾问与战略投资人”。课程简介写得简单却有吸引力:元宇宙时代赢的人将享受几十倍甚至上千倍的财富增长,与谁为伍?如何下注?答案就在《元宇宙第一课》。

这门课原价1888元,促销价688元,一张流出的后台截图显示,付费用户2673人,累计收入在150万元以上。

李逵赚到了钱,李鬼争相涌现。山西一家跨境物流公司的老板王伟被朋友拉进一个微信群,群名叫“元宇宙第一课15群”。此“第一课”不是易欢欢那个“第一课”,最大的区别是不需要付费。课程的主办方是一个叫“元宇宙产业联盟”的公众号,自称来自全国第一家元宇宙协会,归属于北京旗点未来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

搞区块链的人,还是那么嗅觉敏锐。

不过,元宇宙的信徒们似乎并不在乎谁才是“第一课”,也不太在意主讲的人是谁。那个群聊异常和谐,群友来自天南海北,成分复杂。有人群昵称叫“元宇宙布道者”“元宇宙工委秘书长”,有人名头更大,叫“元宇宙之子”。他们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电商直播赛道,亦有传统银行业、保险业的人员。还有一个卖POS机的,进群之后疯狂加人,很快就被踢出了群聊。

时常有人发产业研究报告,或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专家讲座,大专毕业的王伟硬着头皮听了一些,思来想去,最终把元宇宙与游戏画上了等号。他觉得跨境物流不好做了,元宇宙(游戏)是一条退路。

一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则误入了一个语音聊天室。房间内听众近百人,两个小时里,几位行业精英一直在讨论元宇宙,口中不间断地冒出“算力”“区块链”“Saas”一系列专业词汇,听得人昏昏欲睡。分享结束,窗口没关闭,运营人员引导大家扫码加群。有些措不及防,写着“体验课19.9”的海报成了他入群后收到的第一条消息,让他从瞌睡中骤然惊醒。

知识付费变现迅速,但在某金融机构操盘手阿成眼里,KOL们赚的都是小钱,更大的机会在“元宇宙链游”。

阿成是95后,年仅23岁。过去一年他投资比特币挣够了“一个小目标”,豪车、别墅、炫目的人生因此而来。他把中本聪(比特币创始人)视为偶像,把比特币看作百年难遇的投资机会。但在今年,比特币行情不好,账面上的资金跌没了上千万。绝望之际,元宇宙出现了。

从今年8、9月开始,“元宇宙链游”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它们的核心本质是依托区块链技术,把类似比特币挖矿的过程做成游戏。在一个叫Axie Infinity的游戏里,你可以看到头上长着鹿角的鱼、背后插着刀的羊、浑身泡泡的独角兽。收集、饲养这些幻想生物是玩家的主要任务,通过宠物对战可以赚取游戏代币。玩的人越多,代币的价值越高,对代币价值的信仰撑起了整个产业。

阿成敢赌,不愿错过任何一个风口,他拿着20%的资金入场,在游戏里接连交易,十几天,50万美金变成了300万美金,收益终于有了惊人的增长。

玩游戏让玩家挣到了钱,游戏公司也通过收手续费等方式大赚特赚。数据平台Token Terminal显示,Axie Infinity在7月总收入突破2亿美元,与一个月前相比涨了近17倍。

那种毫无逻辑的野蛮增长,连在币圈看惯了暴涨与暴跌的阿成都感到震惊。他打了个比方,游戏里的道具是铲子,代币是钉子,玩家用铲子去挖钉子,是一个类似用矿机挖比特币的过程。元宇宙概念大火的这段时间,钉子在涨,铲子竟然也在涨。他曾提前抛售铲子,错过了之后十倍的增长,至今提起仍感到深深的懊恼。

因为元宇宙,阿成的朋友圈里多了一位电竞选手。他白天训练,只有晚上12点有时间找阿成聊天。临近退役,他握着比赛得来的不菲奖金,却苦恼日后的转型问题,想要寻找一条人生明路。元宇宙链游和相关投资成了他的希望。

还有一些人莫名其妙地挣到了钱。一家叫金科文化的公司在今年9月改名为“汤姆猫”。人们把这个名字跟虚拟IP“会说话的汤姆猫”联想到一起,强行把它归为元宇宙概念股。没多久,“汤姆猫”公司股价大涨50%以上。

一家叫做Gravity the studio的品牌开始出售元宇宙虚拟服装,一套衣服价值上百美元。虽然没有任何实体产品,但用户购买后上传照片,品牌方可以使用三个以上专业软件让他在照片里穿上衣服。简单理解,就是P上去。品牌在官方账号里骄傲地称,“我们的品牌是为环保而生,是零浪费的奇幻高级时装”。

上个月,IMS(天下秀)新媒体商业集团宣称推出元宇宙平台“虹宇宙”,要在虚拟世界里发行35万套房屋,分13种房型,价格从8.8到88元不等。虚拟房产紧俏,17万人预约,一套“环海岛屿”被炒到了99.99万元。在11月18日、19日两个交易日内,天下秀连续收获涨停板。但事实上,虹宇宙处于“测试阶段”,还没有任何一款产品真的被开发出来。人们感慨,要说用空气挣钱,比特币哪里比得上元宇宙?

元宇宙这个筐,快被骗子撑破了

▲图 / 电影《头号玩家》截图

元宇宙还很遥远

最近几个月,投资人张淼看了太多与元宇宙相关的项目。

有地产公司想开发虚拟地产,让用户用虚拟形象进入商场购物。曾经的学前教育公司在双减后转型做游戏,让孩子通过游戏学习知识,寓教于乐,但因为两头碰政策,产品不太好做。危机关头,公司将产品与元宇宙的概念结合到一起,拿着一份产业报告四处寻找投资人,反倒可能寻来转机。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到豆瓣“元宇宙”小组发帖,寻找融资机会。他说自己想做共享游戏机,因为从长远看,共享游戏机是“连接用户与元宇宙之间的终端”。

这些项目十分相似——披着元宇宙的皮,实际上跟真正的元宇宙相去甚远。如果说元宇宙是一栋大楼,这些探索相当于连第一块砖都没有砌好。张淼理解那种急迫,“什么火就沾什么,创业者可能有时候觉得这样会比较好融钱”。

已经有成功的案例——胡亭亭是一个00后元宇宙创业者,今年决定创业后,很快拿到了第一轮百万融资。她来自北大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公司主要业务是做虚拟人。

也是在这个月,有十来个客户找她谈合作。某家居集团想做个虚拟代言人;一家MCN要定制虚拟主播带货;还有一个互联网金融公司计划打造元宇宙APP,希望胡亭亭能提供技术方案为每个用户生成虚拟形象。对方计划,这个APP“投资上千万”。

元宇宙的热浪卷到了影视行业。胡亭亭发现,最近兴起的一系列做虚拟人的公司过去大多是做CG影视特效的。最近她正在招人,因为缺乏经验,跟一位做虚拟社区的学长交流。学长说,人力价格水涨船高,光是做动画的年薪就开到了150万。

元宇宙来临的前夜里,人人都怕错失机会。但张淼并不乐观,这个前夜有多漫长,谁也不知道。

1992年,极客尼尔·斯蒂芬森在他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里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Metaverse,在那里,人人拥有数字化身,可以超越空间的阻隔与任意一个人交流交往,还能拥有自己的虚拟财产。这被认为是元宇宙的雏形。

到最近几年,当人们提起元宇宙,更多类比的是《头号玩家》中的绿洲oasis,或是《黑客帝国》里的矩阵matrix,给人的大脑连上一个接口,新世界就能在眼前展开。只是,关于“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始终没有定论。

张淼忘不了过去的五年。他曾在这五年里见证“VR元年”之后VR技术不可思议的衰落,也看到了受监管日益严峻的AI风口仍然难以走向商业化,以及被称为“奠定信任基础”的区块链,基本停留在层出不穷的资金盘链游和各式各样的“空气币”里。

在他看来,元宇宙更像是一个庇护所,因为它足够庞大,可以接纳这几年里资本市场里全部的失意。用名为“元宇宙”的网去打捞,能捞上来VR、AR、区块链、5G、云计算、数字孪生、AI、NFT、脑机接口以及更多的科技概念。人们的焦虑、狂热、懊悔和希望也都蕴含其中。

但如果真的搭建一个元宇宙,“那将是极其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很细的颗粒度,需要很强的技术支持,现在还没有公司有能力去做”。而现在这股热潮里,连最有希望的巨头公司都跳不出自身业务领域在元宇宙的投射,何况没有任何基础和积累的个人创业者,所有的尝试都无异于“盲人摸象”。

张淼和更多的投资人们只认可“基建”项目,“买英伟达是有逻辑的,买高通也是有逻辑的,包括买一个VR设备商,如果是全球最大的VR设备加工商,有技术积累,可能那也是有逻辑的。但这也只是非常早期的概念”。

科技作家卫夕则认为,元宇宙在今天只是一个科幻名词,而不是科技名词。互联网大厂们引入了罗布乐思、投资了Epic,收购了国内领先的VR制造商Pico,但都没有宣扬自己的元宇宙宏大叙事,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面对一个概念期的模糊方向,唯一能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直接去造一座宏伟的大桥”。

泡沫堆得越来越高,但有些人还没尝到元宇宙的甜头,潮水就开始退却了。

《经济参考报》的统计显示,9月以来,元宇宙概念板块的77只股票中,已有14只发布了高管或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拟减持股数上限合计为3.57亿股。截至目前,一家减持已经完成,13家仍在进行中。包括汤姆猫在内的元宇宙概念股的股东和高管都有套现离场的迹象,在11月20日,A股元宇宙概念板块当日有36.53亿元资金净卖出。

阿成也计划撤离。他清晰地知道,大部分元宇宙链游的本质是资金盘,行业足够火爆时“它崩盘不会崩得这么快”,但眼下,雪崩随时会发生。

仍然高度乐观的是叶先生。和每日人物对话那天,几个平台的元宇宙商机已经更新到第四十九条。最新一条是“就业机会”——“元宇宙相关公司都开出百万年薪抢人了”,他建议,所有人都要抓住红利,才可以在未来体验到“元宇宙的世界是何等精彩”。一万条商机还剩下九千九百五十一条,他要慢慢发布,来日方长。

元宇宙这个筐,快被骗子撑破了

▲图 / 电影《失控玩家》截图

参考资料:

1. 经济参考报:元宇宙热蔓延,十余只概念股抛减持计划

2. 财经十一人:元宇宙收割者已经图穷匕见


Yuga Labs 或对元宇宙/Web3 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撰文:Pedro Herrera,DappRadar 撰稿人

编辑:南风

撰文时,Yuga Labs 的 6 个 NFT 系列已经占到了以太坊上 NFT 市值的 43%。

上图:Yuga Labs 的 6 个 NFT 项目的市值,数据截至2022年3月29日

不到一年前,也就是2021 年 4 月 28 日,Yuga Labs 推出了「无聊猿游艇俱乐部」(BAYC),这是 NFT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BAYC 与CryptoPunks一起引领了 NFT 热潮,在 2021 年见证了创纪录的交易量。这两个 NFT 项目的重要性可以说超越了区块链领域,达到了一种文化现象的地位。CryptoPunks 和 Bored Apes (无聊猿) 已经通过知名拍卖行佳士得 (Christie’s) 和苏富比 (Sotheby’s) 成为主流,并成为数十位名人在社交媒体上的头像。因此,当 Yuga Labs 宣布收购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的知识产权时,整个加密社区陷入一阵狂热。

收购 CryptoPunks 知识产权几天之后,Yuga Labs 通过公布其元宇宙计划后再次登上头条,包括其备受期待的代币ApeCoin以及 BAYC 生态系统元宇宙项目Otherside。Yuga Labs 经历了从最初推出 BAYC 这个当时铸造价只有0.08 ETH(约合 120 美元) 的 NFT 收藏品到发展成为一个领先的 Web3.0 品牌。Yuga Labs 目前的估值已达 40 亿美元,并建立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元宇宙生态系统。本报告将从不同角度阐述 Yuga Labs 公告的影响,并阐述这些最近的行动在 Web3 和元宇宙的前景中的含义。

关键信息

Yuga Labs 成为了 Web3 领域的主导力量,其 6 个 NFT 系列的总市值约为 81 亿美元,占以太坊前 100 名 NFT 收藏品项目市值的43%

ApeCoin代币通过其 23 亿美元的市值加强了 Yuga Labs 的品牌定位。

由 Anderseen Horowitz (a16z) 和 Animoca Brands 牵头的4.5 亿美元投资(估值 40 亿美元) 进一步推动了 Yuga Labs 的元市场计划。

目录

Yuga Labs 的 NFTs 占据以太坊上 NFT 地板市值的 43%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的底价在收购后上涨

作为 BAYC 生态的经济引擎,ApeCoin 代币的市值接近 23 亿美元

4.5 亿美元的投资提振了 BAYC 元宇宙

对 Web3 领域产生的影响

Yuga Labs 的 NFTs 占据以太坊上 NFTs 地板市值的 43%

在收购 Larva Labs 拥有的 CryptoPunks 和 Meebits 的知识产权之前,Yuga Labs 已经控制着整个加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名字之一:Bored Ape Yacht Club(BAYC)。BAYC 系列包含 10,000 个 NFT,成为了 NFT 头像运动的代名词。该项目受到 NFT 社区的广泛欢迎,并很快被著名的 NFT 收藏家所寻找,最显著的就是好莱坞、体育和音乐名人。这些名人的高度参与给这个 NFT 系列带来了一种与现实世界中的奢侈品牌相似的独特性。

除了10,000 个「无聊猿」NFT,Yuga Labs 的 BAYC 生态系统还包含其他3 个额外的 NFT 项目

The Bored Ape Kennels (BAKC,无聊猿狗舍俱乐部)

The Mutant Ape Yacht Club (MAYC,突变猿游艇俱乐部)

The Bored Ape Chemistry Club (BACC,无聊猿化学俱乐部)

这些 NFT 系列展示了 Yuga Labs 实现的高实用性。「无聊猿」NFT 的持有者们已经免费获得了BAKC(总计 10,000 个) 和突变血清 (BACC),比例为 1:1 (外加 Gas 费)。

编者注:BACC 总共包含 10,000 份 NFT 突变血清 (Mutant Serum) ,由 3 种不同的突变血清组成:M1 Mutant Serum、M2 Mutant Serum 和 Mega Mutant Serum。BAYC 无聊猿的持有者在空投到 BACC 突变血清之后,可以选择将 BACC 血清与 BAYC 无聊猿进行结合以铸造 MAYC 突变猿 NFT,也可以选择在 OpenSea 等平台上将 BACC NFT 进行出售。注入 M1 或 M2 血清的 Bored Ape (无聊猿) 外观会有较轻微的变化,相比之下 Mega Mutant Serum 所带来的突变外观会更为疯狂以及难以预测,因此这种血清的价格更高。此外,血清在使用后将会消失。

BAYC 生态系统是整个 NFT 领域中最强大的群体之一。根据 DappRadar 的 NFT 价值估算工具,BAYC、BAKC、MAYC 以及 BACC这 4 个 NFT 系列的市值估计为 55 亿美元,这一市值占了以太坊前 100 名 NFT 收藏品系列的底价市值的29%。如下图所示:

Yuga Labs 或对元宇宙/Web3 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撰文:Pedro Herrera,DappRadar 撰稿人...

关于我们

币安下载官方app|币安iOS版|币安安卓版|币安电脑网页版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币安官网渠道 数字区块链交易平台 Powered by binance
QR code